走進四川麵館「焱麻堂」,彷彿跌進老中國,一面牆貼滿黑白解放日報,斑駁處出現「婉君階級聯合起來老中青一定要吃遍台灣」的大紅字,天花板掛滿麻繩與一串串的大蒜和辣椒,誰會想到焱麻堂的老闆是台灣老字號青葉台菜?
非常喜歡吃辣的姚成璋,很多年前就想開四川麵店,「為什麼台灣有那麼多賣得那麼貴的日本拉麵?奇怪了,為什麼不能發展其它的中華麵?」為了開店而走訪四川,意外發現辣世界不單純,他深深陶醉其中,但也發現自己愛上的辣,不是台灣川菜的辣,對開店更加遲疑不前。
if (typeof(ONEAD) !== "undefined"){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ONEAD.cmd.push(function(){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});} ■宜賓燃麵 愈嚼愈狂野
幸運地兩年前,青葉台菜參加香港台灣美食月,姚成璋認識馬會俱樂部行政主廚龍師傅,「在龍師傅的牽線下,結識他的同鄉好友隨園集團李總經理,我沒花一毛錢,學得四川麵點的所有精華。」
姚成璋派出台菜師傅阿順去對岸取經,學回來的乾湯麵和各色小菜,大多是熟悉調查外遇的名稱,但阿順做出來的味道卻很陌生,例如四川擔擔麵不用芝麻醬,亦無花生碎,乾拌麵又稱宜賓燃麵,卻撒上花生米,而且非常乾爽,碗底沒留一滴汁水。
至於涼拌川耳也不是沒個性的鹹甜,而充滿了酸冽清新的泡椒味,就連普遍的乾煸四季豆也不是乾巴巴、油膩膩,而是溼潤柔軟、嫩脆多汁,散發宜賓特有台灣沒有、滋味似植髮霉乾菜的芽菜香。
■追逐正宗 食材選自成都
焱麻堂賣的四川味,你不認識,是道地風味,麻辣香非常直接又入木三分,而為了追逐正宗,芽菜、辣椒粉、藤椒油,甚至是醬油全部派專人赴成都採購,有的手提進關。從頭到尾傳授技術卻分文未收的隨園李總,日前還派出餐飲總監王權來台調整味道,「王師傅來了,焱麻堂本來是八成像,現在是十成十的大陸味。」
川菜的靈魂紅油,使用菜籽油和辣椒粉等大料煉製而成,台灣沒有菜籽油,少了幾分濃稠底蘊,王師傅不能再讓步,堅持要用四川辣椒粉,否則失了色少了香。台灣醬油普遍太甜,無論拌麵或做小菜都不對,就指定使用四川紅醬油。
另外,拌麵少不了的炒肉末,對四川師傅來說可是正經事,與台灣常見的溼潤肉臊大不相同,是一種乾香硬卻愈嚼愈香的鐵蛋風格,王權說:「四川人稱炒肉末為炒臊子,普通一斤肉炒熟剩八成,用來拌麵的臊子炒到最後只有六成。」
■缽缽雞 串滷洋溢麻香
其實姚成璋除了賣四川麵以外,焱麻堂還主推一串幾十塊錢的缽缽雞,同樣是骨子裡不服氣,就想顛覆都會消夜時段的日式串燒。姚成璋說,熱的是串串香,冷的是或缽缽雞,成都人一手好幾串,不分黑夜和白天,有專賣有攤車,大街小巷全是竹籤串串,直覺認為這才是華人世界獨特的「串滷」。
長達40公分的竹籤上,分別串著雞肉、雞胗、雞冠、豬黃喉、蓮藕、馬鈴薯等,價位從15至30元不等,先煮熟再浸冷滷水,缽缽雞有趣的是白滷水,不需醬油調色佐味,而以基礎高湯加鹽、花椒、小茴、八角等調製成而,以麻香著稱。
■隱藏版菜色 一吃終生抽脂難忘
王師傅來到台灣,就地取材,加追不少新菜,但來不及放上菜單,都變成隱藏菜色,例如把他最拿手的麻婆豆腐拿來拌麵,並在試吃四川沒有的娃娃菜之後,靈機一動,變成缽缽雞的選項,層層相疊的菜葉吸飽了白滷汁,一口咬下,如同電擊,打到舌頭,麻到頭皮,是最痛快的終極滋味。
★更多王瑞瑤的吃喝玩樂,請上旺到報臉書粉絲專頁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WonderWeekly
INDEX
★焱麻堂/台北市忠孝東路4段205巷7弄13號(近捷運忠孝敦化站)/02-27782200/11:30~14:30和17:00~22:00/收一成服務費
- Mar 31 Tue 2015 02:18
植髮 臺北新餐廳-焱麻堂 川味電擊舌尖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